農業部推動五大策略 助力2028年達成15%農業減碳目標
- Li-Dien Fu
- 2024年3月5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在國家發展委員會的最新會議中,農業部的「農田水利跨域整合永續發展計畫(2025至2028年度)」獲得審議通過,此計畫將投入總經費212億元,旨在透過五項策略實施四項方案及十二項具體工作,以期望至2028年實現碳排減量比率達15%的目標。

該計畫回應了國際對於氣候變遷的關注,並積極配合2050淨零排放目標。農業部將採用數位科技改善灌溉管理,推動綠能發電設施的建設,並在農田水利工程的生命周期中實施碳排管理及減量指引,特別是在工程規劃和設計階段,以確保碳排減量措施的有效實施。
面對氣候變遷帶來的挑戰,農業部提出的策略包括「蓄豐濟枯」、「引水廣布」、「智慧灌溉」、「取清防汙」及「永續共好」,旨在強化氣候變遷的調適能力,保障灌溉水質,維護食品安全,改善農業生產環境,並降低農業經營成本及碳排放量。
為了實現2040年農業淨零的目標,農業部已投入年度預算十億元推動科技研究,包括開發固碳方法和碳匯技術。這些努力涵蓋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增加碳匯、推動循環農業和響應綠色趨勢四大政策主軸。
農業部資源永續利用司司長莊老達指出,透過乾溼交替灌溉、改變禽畜飼料配方、推廣農機具電動化等措施,可以有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此外,透過森林固碳、土壤管理和海草種植等增匯措施,以及推動農業循環和綠色趨勢,農業部致力於實現農業部門的淨零排放目標。
此外,農業金融署和漁業署也分別推出節能減碳貸款和漁電共生補助計畫,以支持農業部門的綠色轉型。這些綜合措施展現了農業部對於實現淨零排放目標的堅定承諾和全面行動計畫。
Kommentare